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、图片,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。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;已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“来源: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”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百度 遵循智库人才队伍成长规律,开展人事用工、评聘制度、分配激励制度改革,打造业务精湛、结构合理、充满活力的“事业编制人员+编外用工+研究会会员”三支队伍,进而有效破解“有人办事”问题;探索多元化、多渠道、多层次的智库投入体系,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优绩优酬、优绩优岗的机制,打破事业单位“铁饭碗、铁工资、铁交椅”,最大限度激发研究人员的主动性、积极性和创造性,进而有效破解“有钱办事”问题;用足用好2万多方的“一楼两部两馆”,打造集研究、交流、信息、培训、展示、教学为一体的多功能中心和协同创新平台,切实发挥场馆应有的生态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,进而有效破解“有房办事”问题;理顺体制机制、强化组织领导,制定出台纲领性文件、配套实施办法和年度工作计划,让城市学智库建设各项工作“有法可依、有章可循、规范高效”,进而有效破解“有章办事”问题。
从60年前作坊式生产,到如今产值突破130亿元,伯希和、翰联色纺等头部企业产值增长迅速,成为安徽的“纺织新星”。利辛县轻纺服饰产业的崛起,书写着传统农业县向现代工业强县转型的传奇。
回顾利辛县轻纺服饰产业的发展脉络,我们会发现,如今的成绩实属不易。当地企业是从低端产品起步,发展前景不容乐观。近些年,在当地政府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下,企业勇敢转型,通过技术革新、工艺升级、品牌培育、产业集群等方式,才一步一步实现了产业的跨越式发展。
利辛县的实践证明,传统产业绝非“夕阳产业”,通过技术创新激活基因、品牌建设提升价值、生态培育增强韧性,县域经济完全能走出一条“老产业+新质生产力”的升级之路。这场“纺织革命”不仅织就百亿产值,更为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工业化协同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。
(魏军 路振杰)
(责任编辑:李惠惠)